疯狂假期旅游网

陕西华山旅游景点(华山旅游景点大全介绍)

疯狂假期旅游网 http://www.fkjq.com 2025-10-06 17:46 出处:网络 作者:北京旅游攻略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陕西华山旅游景点,以及华山旅游景点大全介绍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陕西华山旅游景点,以及华山旅游景点大全介绍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 1,挑战迷们,华山必去的几个景点知道吗?
  • 2,陕西省10大名山 华山排名第7 你去过几座?
  • 3,计划要来华山的你,一定要看完这篇

挑战迷们,华山必去的几个景点知道吗?

华山石岭荟萃、风景壮观,以“奇、险、峻、秀”闻名于天下,有“五岳之首”之称,并冠以“天下第一险山”之名。

华山独特的地形、地貌和地势造就了多重的险关胜景,这些特色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及探险家前来挑战。

这不,画风一转,

“蜘蛛侠”来华山了!~

kkk!~

Oh my god!

真的是很有意思呢!

作为一名挑战迷,网红趴

小编推荐最值得一去的华山景点来啦!

1、北峰顶

北峰,因处于华岳主峰之北而得名,又因华岳三身远望若花,北峰顶常有白云缭绕,恰似白云托莲花而起的台子,所以又称云台峰,是华岳五峰中最低的山峰,海拔1614.7米。

北峰下接沟、峡,上通中、南、西、东四峰,这里有许多石头修建的房子和庙宇,住在这里简直是世外桃源,房子依山而建,两边都是悬崖,石缝间长出很多树木,北峰顶旁就有一个索道,是华山北上线路乘坐缆车的站点。是人们历险后理想的休息场所,又是观赏巅之胜的最佳之地。

2、苍龙岭

登上华山北峰,再向南折,经擦耳崖,过上天梯,便有一长岭呈现眼前。它莽莽苍苍,笔直插天,好像苍龙腾空,所以被称为“苍龙岭”。此岭上的台阶只有2尺多宽,两旁万丈深壑,势陡如刀削斧劈。在这里遥望青松白云,耳听风声大作,令人心惊目眩。游人到此,莫不惊叹。

岭上望岭下,夭矫蜿蜒飞,背无一仞阔,旁有万丈垂。——(明)王履诗

3、云梯

华山云梯位于华山中峰的背面,最早的时候,人们之所以建设云梯,是为了在引凤亭去往东峰的路段中开辟一条捷径。

华山云梯有时候也会被叫天梯。这是因为人们爬在上面的时候,心神晃动,就像在腾云驾雾一样。云梯高度有10多米,与地面完全垂直,只有石梯本身稍稍向外突出,呈倒坎崖之势,腿脚不易用力,对手臂的力量要求甚高。

4、下棋亭

位于华山东峰的下棋亭,白石配绿树,更加美观。远看石亭,就如云端的一朵白云,又如绝壁上开出的雪莲,可望而不可及。

走进亭中,有一石桌,桌上有传说中赵匡胤陈抟下棋时的残局,还有四个石凳,周围有铁链,铁链上有很多游客挂的金锁,四周是悬崖峭壁,好一个闲情雅致!

(注:目前鹞子翻身还未开放哦,朋友们可以在欣赏东峰美景的同时,拍段短视频也是不错的体验呢!)

5、西峰莲花峰

西峰是华山最秀丽险峻的山峰。峰顶翠云宫前有巨石状如莲花,故又名莲花峰。华山西峰就是《宝莲灯》中沉香劈山救出三圣母的地方。

峰的西北面,直立如刀削,空绝万丈,人称舍身崖。华山西峰是在地垒的基础上发育成的陡峭山峰。这里是华山西上西下线路,乘坐缆车的站点,乘坐西峰索道可省去很大一段艰险之路和时间,观赏华山的极顶之景。

6、下山步道

华山的景点太多,朋友们多关注华山公众号,以后还会继续给大家呈现出更多的体验哦!~

游览华山的三条索道线路

1、北峰往返

乘坐北峰索道上北峰,领略自然造化,聆听历代流传的美丽神话传说。游览完毕后,乘索道下山.
2、西上北下
乘坐西峰索道上西峰,随后可游览南峰、南天门、长空栈道、东峰、苍龙岭、到达北峰乘坐索道下山。全景游览华山。
3、西峰往返
乘坐西峰索道上山,游览南峰、南天门、长空栈道、东峰等景点,后乘坐西峰索道下山,此线路为最轻松线路。

【编辑:陕西华旅集团营销中心】

声 明 :

• 文中部分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本公司对此来源信息仅系展示,不负有解释和实现的义务及责任。

• 本宣传资料所涉及宣传内容,仅作为宣传推广使用,不在任何意义上构成承诺与要约。

• 本公司有权对宣传内容进行修改、调整,敬请留意最新宣传资料。

陕西省10大名山 华山排名第7 你去过几座?

陕西是我国西部的重要省份,地势呈南北高、中间低,由高原、山地、平原和盆地等多种地貌构成。那陕西有哪些名山呢?下面根据网友提供的消息,看看陕西10大名山都有哪些吧:

1、太白山:太白山,位于秦岭山脉,如鹤立鸡群之势冠列秦岭群峰。自古以来,太白山就以高、寒、险、奇、富饶、神秘的特点闻名于世、称雄华夏。

2、照金香山:国家丹霞地质公园,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国防教育基地,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3、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柞水县营盘镇朱家湾村,海拔1000--2802米,总面积2123公顷,其茂密的原始森林,清幽的潭溪瀑布,独特的峡谷风光是都市人休闲的好去处。

4、终南山:位于陕西省境内秦岭山脉中段,古城长安(西安)之南,“寿比南山”、“终南捷径”等典故的诞生地,是中国重要的地理标志。

5、天竺山:位于陕西省山阳县城东南部的鹘岭以南,天竺山崔嵬而奇险,闻名遐迩。唐代罗公远、宋代理学家邵雍都在此山隐居。

6、药王山:位于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城东1.5公里处,本名五台山,因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长期隐居,因民间尊奉孙思邈为“药王”而得名。历代修建的宫观庙宇,使药王山成为著名的医宗圣地。

7、华山:中华之“华”源于华山,由此,华山有了“华夏之根”之称。华山是中国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为“第四洞天”,也是中国民间广泛崇奉的神祇,即西岳华山君神。

8、王顺山:王顺山是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陕西“小黄山”之美誉。

9、临潼骊山:秦岭山脉的一个支脉,海拔1302米,由东西绣岭组成,是秦岭晚期上升形成的突兀在渭河裂陷带内的一个孤立的地垒式断块山,山势逶迤,树木葱茏,远望宛如一匹苍黛色的骏马而得名。

10、延安宝塔山: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建于唐代宗大历年间,是延安革命遗址的组成部分,也是延安市的标志性建筑。

这些名山是网友最喜欢的10座,大家认识几个?欢迎大家对这些山峰有什么印象吗?

计划要来华山的你,一定要看完这篇

最近几天,全国多处地区迎来了阳光天天在线的好天气。官博上就有很多朋友留言咨询“华山是否开园”“什么时候来园”……先来感受一下大家迫切想要来华山的心情~

不得不说,目前,景区仍是闭园阶段。如果您是计划要来华山,不如先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华山吧!

华山,古称“西岳”,雅称“太华山”,为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和“华夏”之“华”就源于华山。华山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南接秦岭,北瞰黄渭,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

华山是中华民族的圣山。据清代国学大师章太炎和历代专家学者考证:华夏民族最初形成并居住于“华山之周”,名其国土曰华,其后人迹所至,遍及九州,华之名始广。中华之“华”,源于华山,由此,华山有了“华夏之根”之称。

华山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为“第四洞天”,也是中国民间广泛崇奉的神祇,即西岳华山君神。截至2013年华山共有72个半悬空洞,道观20余座,其中玉泉院、都龙庙、东道院、镇岳宫被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有陈抟、郝大通、贺元希等著名的道教高人

华山山脉是深成侵入岩体的花岗岩浑然巨石。据地质科学工作者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华山花岗岩形成期距今约12100万年左右,华山山脉地区的地壳发生活动,在受挤压、褶皱和破裂的过程中,岩浆开始沿着裂缝向表层地壳上升侵入,在3—6千米深处冷却,凝结成岩。

历史沿革

华山山名最早出现在《山海经》和《禹贡》中,即公元前3世纪就有“华山”之名

《水经·渭水注》载:“其高五千仞,削成四方,远而望之,又若花状。”古“花”、“华”通用,故“华山”即“花山”。《白虎通义》载:“西方为华山,少阴用事,万物生华,故曰华山。”

华山被称为“西岳”与东岳泰山并称,最早见于《尔雅·释山》一书。西岳这一称呼据说是因平王东迁,华山在东周王国之西,故称“西岳”。秦帝国建都咸阳,西汉帝国建都长安,都在华山之西,所以华山不再称为“西岳”。直到东汉建立,华山又恢复了“西岳”之称,并沿用至今。

华山地处黄河中游流域,与黄河一起孕育了中华民族。据历代专家学者研究考证,古代华夏文明主要聚集在以华山为中心的方圆500千米范围内。《书经·禹贡篇》载华山为“轩辕黄帝会群仙之所”,后人推测应该是黄帝在此与各部落酋长会盟。此后,华山声名日隆。《书经》、《资治通鉴》等书均记有“唐尧四巡西岳”、“舜三巡西岳”。《舜典》载:(舜帝)八月西巡狩,至于西岳。

由于华山太险,所以唐代以前很少有人登临。历代君王祭西岳,都是在山下西岳庙中举行大典。《史记》载,黄帝、虞舜都曾到华山巡狩。据记载,秦昭王时命工匠施钩搭梯攀上华山

秦始皇首祭华山,汉唐以来,封号递增,愈演愈烈,汉武帝敕修西岳庙前身集灵宫汉元延二年(前11年),汉成帝巡幸河东,涉西岳而归

魏晋南北朝时,还没有通向华山峰顶的道路。直到唐朝,随着道教兴盛,道徒开始居山建观逐渐在北坡沿溪谷而上开凿了一条险道,形成了"自古华山一条路"

唐武德二年(619年),唐高祖大猎于华山;是年,唐高祖送李世民东征祭山。唐上元元年(674年),唐高宗较猎于华山下曲武原;其中尤以唐玄宗以与华山为本命,封华山神少昊为金天王为最。唐天宝九年(750年),群臣请奏封禅西岳,唐玄宗命人开凿华山路,设立坛场。

宋太祖赵匡胤与华山道士陈抟来往密切,得道治天下;明太祖朱元璋梦游西岳,定华山名号;清朝从顺治、康熙、雍正、乾隆一直到光绪祭祀不断。

由于华山位于中国版图的最中央,又称“中华山”。中华山周边聚居的民族又称“中华山民族”。这一成果首先被孙中山所引用,创立“中华民国”。

后杨度质疑“中国”和“中华”的看法,章太炎于1907年7月5日在《民报》第十五号上,发表著名的文章《中华民国解》,驳斥杨度的看法,并对孙中山提出的“中华民国”国号进行了解释和分析。章太炎引经据典,广征博引,从历史文献中找到很多直接和间接材料,指出只有“中华民国”这个称号才是最好最恰当的国号,是独一无二的最佳选择。为新生的国家寻求文化和传统意义上的支撑,显示其合法性和正统性。

北 峰

北峰海拔1614米,为华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北得名。北峰四面悬绝,上冠景云,下通地脉,巍然独秀,有若云台,因此又名云台峰。唐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诗曾写到:“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

峰北临白云峰,东近量掌山,上通东西南三峰,下接沟幢峡危道,峰头是由几组巨石拼接,浑然天成。绝顶处有平台,原建有倚云亭,现留有遗址,是南望华山三峰和苍龙岭的好地方。峰腰树木葱郁,秀气充盈,是攀登华山绝顶途中理想的休息场所,1996年开通的登山缆车上站,即在峰之东壁。

峰上景观颇多,有影响的如真武殿、焦公石室、长春石室、玉女窗、仙油贡、神土崖、倚云亭、老君挂犁处、铁牛台、白云仙境石牌坊等,且各景点均伴有美丽的神话传说。

1949年华阴解放前夕,国民党陕西省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员兼陕西保安第六旅旅长韩子佩率残部百余人逃上华山,妄图凭借天险负隅顽抗作最后挣扎。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华阴群众的帮助下,打破“华山自古一条路”的传说,从黄甫峪攀上北峰,奇袭残匪,创造了神兵飞跃天堑、英雄智取华山的奇迹。今真武殿前百米处建有六角攒顶飞檐斗拱华山花岗岩圆雕石亭一座,亭中立有解放华山纪念碑一通。从此,北峰又成为向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现场与课堂。

西 峰

西峰海拔2082.6米,华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西得名。又因峰巅有巨石形状好似莲花瓣,古代文人多称其为莲花峰、芙蓉峰。袁宏道在他的《华山》中记述:“石叶上覆而横裂”;徐霞客《游太华山日记》中也记述:“峰上石耸起,有石片覆其上,如荷花。”李白诗中有“石作莲花云作台”句,也当指此石。

西峰为一块完整巨石,浑然天成。西北绝崖千丈,似刀削锯截,其陡峭巍峨、阳刚挺拔之势是华山山形之代表,因此古人常把华山叫莲花山。

登西峰极目远眺,四周群山起伏,云霞四披,周野屏开,黄渭曲流,置身其中若入仙乡神府,万种俗念,一扫而空。宋名隐士陈抟在他的《西峰》诗中就有"寄言嘉遁客,此处是仙乡"的名句。西峰南崖有山脊与南峰相连,脊长300余米,石色苍黛,形态好象一条屈缩的巨龙,人称为屈岭,也称小苍龙岭,是华山著名的险道之一。

西峰上景观比比皆是,有翠云宫、莲花洞、巨灵足、斧劈石、舍身崖等,并伴有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其中尤为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流传最广。峰上崖壁题刻遍布,工草隶篆,琳琅满目。峰北绝顶叫西石楼峰,峰上杨公塔为杨虎城将军所建,塔上有杨虎城将军亲笔题辞。塔下岩石上有"枕破鸿蒙"题刻,是书法家王铎手迹。

南 峰

南峰海拔2154.9米,是华山最高主峰,也是五岳最高峰,古人尊称它是“华山元首”。登上南峰绝顶,顿感天近咫尺,星斗可摘。举目环视,但见群山起伏,苍苍莽莽,黄河渭水如丝如缕,漠漠平原如帛如绵,尽收眼底,使人真正领略华山高峻雄伟的博大气势,享受如临天界,如履浮云的神奇情趣。

峰南侧是千丈绝壁,直立如削,下临一断层深壑,同三公山、三凤山隔绝。南峰由一峰二顶组成,东侧一顶叫松桧峰,西侧一顶叫落雁峰,也有说南峰由三顶组成,把落雁峰之西的孝子峰也算在其内。这样一来,落雁峰最高居中,松桧峰居东,孝子峰居西,整体象一把圈椅,三个峰顶恰似一尊面北而坐的巨人。明朝袁宏道在他的《华山记》一书中记述南峰形象说:“如人危坐而引双膝。”

落雁峰名称的来由,传说是因为回归大雁常在这里落下歇息。峰顶最高处就是华山极顶,登山人都以能攀上绝顶而引以为豪。历代的文人们往往在这里豪情大发,赋诗挥毫,不一而足,因此留给后世诗文记述颇多。峰顶摩崖题刻更是琳琅满目,俯拾皆是。冯贽在他的《云仙杂记》中记述唐诗人李白登上南峰感叹说:“此山最高,呼吸之气想通帝座矣,恨不携谢眺惊人句来搔首问青天耳”。宋代名相寇准写下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的脍炙人口的诗句。落雁峰周围还有许多景观,最高处有仰天池、黑龙潭,西南悬崖上有安育真人龛、迎客松等。

松桧峰稍低于落雁峰,而面积大于落雁峰。峰顶乔松巨桧参天蔽日,因而叫松桧峰。华阴名儒王宏撰称松桧峰是南峰之主。峰上建有白帝祠,又名金天宫,是华山神金天少昊的主庙。因庙内主殿屋顶覆以铁瓦,也有称其铁瓦殿的。松桧峰周围许多景观,主要有八卦池、南天门、朝元洞、长空栈道、全真岩、避诏岩、鹰翅石、杨公亭等。

东 峰

东峰海拔2096.2米,是华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东得名。峰顶有一平台,居高临险,视野开阔,是著名的观日出的地方,人称朝阳台,东峰也因之被称为朝阳峰。东峰由一主三仆四个峰头组成,朝阳台所在的峰头最高,玉女峰在西,石楼峰居东,博台偏南,宾主有序,各呈千秋。古人称华山三峰,指的是东西南三峰,玉女峰则是东峰的一个组成部分。今人将玉女峰称为中峰,使其亦作为华山主峰单独存在。

古时称登东峰道路艰险,《三才图会》记述说:山岗如削出的一面坡,高数十丈,上面仅凿了几个足窝,两边又无树枝藤蔓可以攀援,登峰的人只有爬在岗石上,脚手并用才能到达峰巅。今已开辟并拓宽几条登峰台阶路,游人可安全到达。

东峰有景观数十余处,位于东石楼峰侧的崖壁上有天然石纹,象一巨型掌印,这就是被列为关中八景之首的华岳仙掌,巨灵神开山导河的故事就源于此;朝阳台北有杨公塔,与西峰杨公塔遥遥相望,为杨虎城将军所建,塔上有杨虎城将军亲笔所题“万象森罗”四字。此外,东峰还有青龙潭、甘露池、三茅洞、清虚洞、八景宫、太极东元门等。遗憾的是有些景观因年代久远或天灾人祸而废,现仅存遗址。八十年代后,东峰部分景观逐步得以修复。险道整修加固,亭台重新建造,在1953年毁于火患的八景宫旧址上,已重新矗立起一栋两层木石楼阁一座,是为东峰宾馆。

中 峰

中峰2037.8米,居东、西、南三峰中央,华山主峰之一。峰上林木葱茏,环境清幽,奇花异草多不知名。峰头有道舍名玉女祠,传说是春秋时秦穆公女弄玉的修身之地,因此峰又被称为玉女峰。中峰多数景观都与萧史弄玉的故事有关。如明星玉女崖、玉女洞、玉女石马、玉女洗头盘等。玉女祠建在峰头,传说当年秦穆公追寻女儿来到华山,一无所获,绝望只好建祠纪念。祠内原供有玉女石尊一尊,另有龙床及凤冠霞帔等物,后全毁于天灾人祸。今祠为后人重建,玉女塑像为1983年重塑,其姿容端庄清丽,古朴严谨。

峰上还有石龟蹑、无根树、舍身树等景观,与其相关的传闻都妙趣横生,从不同角度丰富了中峰的内涵,增添了中峰的神奇与美丽。

古人抒写玉女及玉女峰的诗文较多。唐杜甫在他的《望岳》诗中有“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盘”句;唐王翰有《赋得明星玉女坛送廉察尉华阴》诗;明顾咸正《登华山》诗中有“金神法象三千界,玉女明妆十二楼”句等等。这些诗文更为中峰锦上添花,是不可多得的研究中峰的宝贵资料。

金 锁 关

金锁关是建在三峰口的一座城楼般石拱门,是经五云峰通往东西南峰的咽喉要道,锁关后则无路可通。杜甫《望岳》诗中“箭栝通天有一门”就是指的这里。道家认为,华岳为仙乡神府,只有过了通天门,才算进入仙境。所以有“过了金锁关,另是一重天的”的民谣。

关门城楼始建于唐,明末道士胡真海进行了大的改建和修葺。康熙十八年道士阳隐重修。民国三十四年道士袁高善重修。1955年道士韩法升重修。由于天灾人祸,原建筑毁废仅存残迹。1985年人民政府重 筑关门,形制规模皆佳于前。

金锁关北接五云峰,南控华山主峰,东西两侧壑深千丈,关前仅有一米完的台阶石径。环周古松苍翠,奇石林立,常有祥云环绕,风光非常迤丽。站关前,北可观锦鸡守玉函奇石,西能望老虎口景观。关内关外登山路两侧铁索上情侣锁、平安锁,重重叠叠,红绳彩线迎风摇曳,不失为关前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苍 龙 岭

苍龙岭是华山著名险道之一,其位于救苦台南、五云峰下,以其苍黑色的外部和其似悬龙般的地势而得名。其如履薄刃,绝壑千尺的地势使得很多游客胆战心惊,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韩愈大哭投书求助的故事并引发了大量的相关典故和考证,而该处也因此留下了“韩退之投书处”的文化遗产。

明清时期,随着朝廷对华山神祭祀次数增多,整修华山道路有了大的举动,苍龙岭有了250级石阶。因此民间有清朝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开凿苍龙岭的故事。故事说毕沅让石工凿岭时,长安城里下了三天血雨,原来苍龙岭是条活龙,被毕大人凿死了。据说从此华山断了龙脉,再不会出杨震、杨坚那样的大人物了。

民国年间,岭上石阶增到350级。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对苍龙岭险道几次拓修,护栏逐年加固,石阶增至530余级。为了使旅游旺季不再于岭上发生拥塞现象,华山管理局于1998年春又在苍龙岭东飞鱼岭开凿登山复道以保证游人安全上下。

长空栈道

长空栈道位于南天门外,是华山著名险道之首。也是大家青睐的华山网红景点。栈道分三段:南天门石坊至朝元洞西,路依崖凿出,长20米,宽二尺许,为上段。折而下,崖隙横贯铁棍,形如凌空悬梯,游人须挽索逐级而下,称之“鸡下架”,是为中段。再西折为下段,筑路者在峭壁上凿出石孔,楔进石桩,石桩之间架木椽三根,游人至此,须面壁贴腹,脚踏木椽横向移动前行。

长空栈道是华山险道中的险中之险。古往今来,历险探胜者络绎不绝,其中不乏文士名流,多有记述传世。明代“后七子”之一的李攀龙《太华山记》记述:“出南天门向西就是栈道,栈虽有铜柱铁索拦护,然阔不盈尺。行二十余丈方至尽头。下折为井,高约三丈,旁出复为栈。”

千 尺 幢

千尺幢位于回心石之上,是华山第一险境。山幢壁直立,其间仅容二人上下穿行。两边铁链垂直下垂,坡度为70°。从上到下共有370多个台阶,皆不满足宽。

“千尺幢”顶端,有仅容一人的石洞,当游人爬上最后一个石级时,便从洞中钻出,故而此洞名叫“天井”。“天井”上有一平台,刻写的“太华咽喉”,形象的说明了这里的路形。台上的“百尺峡”为咽喉上段,峡下的平台,形如突出的喉头。“天井”以下的千尺幢,为咽喉下部。此处整个路形如人的咽喉食管,既窄又突且长。“天井”口为“太华咽喉”中段,若从此堵住,上下就会绝路。国民党残匪韩子佩曾在“天井”口加一块铁盖,企图固守华山,人民解放军八勇士飞越天险,消灭了据守在这里的一个班的兵力,为增援部队打开了通道。

“千尺幢”打通是在汉代。原来的登山路不在今址,而在华山东侧的黄甫峪,即秦昭王令工施钩登华山处,至今在东峰博台下还留有两处石刻。

据《七修类编》载,莲峰之路本无路可通,因有人从北斗坪望见猿猴上下于崖隙间,探奇者循猴径而登,才发现了此条登山路。杜甫诗中对“千尺幢”只是简单的提到过:“车厢入谷无归路,箭括通天有一门。”解放后游人逐年增多,道路曾作过两次大的修整。后在千尺幢、百尺峡处,又各开辟了一条复道,分别为上行道和下行道。

百 尺 峡

百尺峡位于千尺幢北,是登华山的第二个险境。“百尺峡”也叫“百丈崖”,两壁欲合,却被飞来的两颗石块从中撑开,人从石头下钻过,胆战心惊,生怕石块从两壁间掉下来,这就是“惊心石”。通过此石悬着的心才放下来,再回头看原来此处卡着的两块石头,是上大下小故能安然无恙,所以这颗石头也被称之为“平心石”。韩愈诗中有“俄然神功就,杀气见棱角”的描写。

鹞子翻身

鹞子翻身位于华山东峰,是通往下棋亭的必由之路,为华山著名的险道之一,其路凿于东峰的倒坎悬崖上,下视唯见寒索垂于凌空,不见路径。游人至此,须面壁挽索,以脚尖探寻石窝,交替而下,其中几步须如鹰鹞一般、左右翻转身体才可通过,故名“鹞子翻身”

从视觉冲击上来看,鹞子翻身比不上长空栈道,但鹞子翻身的难度更大一些。首先梯道倾斜,且向内倾斜。其次铁链太松动,左右摇摆度偏大,不易抓牢。再者人是从上往下攀缘,崖壁往里倾,眼睛看落脚点有点困难。这就需要手、眼、脚、膝的全面配合了。在鹞子翻身的全途中,不能有丝毫的松懈。手要抓紧,眼要看准,膝要顶住,脚要踩稳。全神贯注,集中精神。论难度,这鹞子翻身比长空栈道要多一颗星。小心翼翼,看不见就用脚来试探。一步一个坑的往下攀岩。有一小段只有一边的铁链可以抓握。这一段需要掌握好身体的平衡度。

西 岳 庙

西岳庙始建于汉代,为历代帝王祭祀华山之神的要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岳庙占地12万平方米,始建于西汉武帝元光初年(前134年),为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祭祀西岳华山神少昊的场所。历代均有修葺、建设,尤以明清为甚,至清乾隆42年(1777年)形成今日重城式目字结构六进院落的规模格局,系西北地区现存最大的明清风格皇家宫殿御苑式古建园林群落。其规模宏伟,布局严谨,形似北京故宫,素有“陕西故宫”之誉。因在五岳庙中建置最早、面积最大,被称为“五岳第一庙”。

西岳庙建筑相当宏伟。五凤楼建于高台上,高达20多米,登楼望华山,五峰历历在目。正殿灏灵殿建筑为琉璃瓦单檐歇山顶,坐落于宽广的“凸”字型月台之上,面宽7间,进深5间,周围有回廊,气势宏伟,历代帝王祭祀华山多住于此。殿内悬挂有康熙、道光、慈禧所题“金天昭端”、“仙云”等匾额。整个院落林木繁茂,山石嶙峋,饶有园林之趣。

西岳庙内碑刻极多,现存后周“华岳庙碑”,明重刻“唐玄宗御制华山碑铭”,明万历刻“华山卧图”,图首附王维、李白、杜甫、陈抟等唐宋名人有华山的题诗和华山图。还有乾隆御书“岳莲灵澍”石额。西岳庙内碑刻极多,现存后周“华岳庙碑”,明重刻“唐玄宗御制华山碑铭”,明万历刻“华山卧图”,图首附王维、李白、杜甫、陈抟等唐宋名人有华山的题诗和华山图。这里还有乾隆御书“岳莲灵澍”石额。

华 夏 之 根

早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华山脚下生息,华山脚下的横阵、龙窝遗址是典型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有“中国考古界拓荒者”之称的古史学家、考古学家徐旭生(1888年—1976年),在其著作《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论述:“华夏集团发祥于今陕西省的黄土原上,在有史以前已经渐渐地顺着黄河两岸散布于中国的北方及中部的一部分地方。”而徐旭生的观点和同时代的历史学家蒙文通、傅斯年不谋而合,“足以证明所得各条并非一人的私见。”

华山孕育了中华民族,缔造了中华文明。华夏之根在华山,民族之源在华山。

纵疫情未散,不挡向美之心。

待疫情结束,华山和你来一场美丽的邂逅!

【编辑:陕西华旅集团营销中心】

0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