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江苏旅游景点地图,以及江苏旅游景点攻略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 1,江苏十大免费景点,6家5A级景区,4家4A级,门票全免,你去过几个
- 2,老城即景区!这份保护规划里,藏着你不知道的南京旅游攻略
江苏十大免费景点,6家5A级景区,4家4A级,门票全免,你去过几个
江苏十大免费景点,看看你都去过几个
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
夫子庙与秦淮河风光带,位于南京市秦淮区,现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十里秦淮河为轴线,景色优美,尤其是夜间观景,以夫子庙古建筑为核心一带,是南京城区规模最大的传统古街市,而秦淮河也是南京的母亲河,被誉为中国第一历史的文化名河,虽然,秦淮河风光带不收取门票,但游船与夫子庙是需要另附费用的,如果游玩的话,建议傍晚去最佳
南京·中山陵园
中山陵园,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石象路,现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孙中山先生的陵墓,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第一陵,景区内有音乐台-光化亭-流徽榭-藏经楼等多处纪念性的建筑,虽然,中山陵元免票,但是需要提前预约,可以在南京钟山风景区公众号预约即可,如果,时间充足的话,建议中山陵园和南京博物馆,安排在一天游玩,两个景点都是免费,但一定要注意,每周的星期一闭馆维护,暂不对外开放,还有中山陵园墓室也不开放
淮安·周恩来故里
周恩来故里,位于淮安市淮安区,现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景区分为周恩来纪念馆与周恩来故居两个部分,两个景点相距约1公里左右,可以先去参观纪念馆,由纪念岛-宽阔的水面和湖四周环形绿地组成,岛上建有主馆与附馆,有景观周恩来铜像广场-仿西花厅-陈列馆等,故居是周恩来12岁以前生活过的地方,为明清时期,典型的苏北城镇民居建筑风格,由东西相连的两个宅院组成,如果游玩参观的话,需要在景区官网预约即可
苏州·金鸡湖
金鸡湖,位于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大道,现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一个开放式的公园,水域辽阔,比杭州西湖还要大一些,站在湖边,可以眺望到不远处的苏州标志性建筑-东方之门摩天大楼,俗称的大裤衩,金鸡湖的南面有最长的李公堤,风景如画,也是金鸡路观赏落日最好的地方,湖东是购物天堂和适宜情侣们约会的休闲场所,这里有苏州最大的购物中心,也有苏州最大的音乐喷泉,傍晚时分游玩,环湖四周的灯光亮起,呈现出苏州的璀璨夜景,非常漂亮
南京·玄武湖
玄武湖,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玄武巷,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江南三大名湖之一,整个玄武湖共分为环洲-樱洲-菱洲-梁洲-翠洲五洲,洲洲堤桥相通,处处有山有水,自然景观浑然一体,被誉为金陵明珠,而玄武湖最为集中景点,在湖的中央莲花广场这边,如果,游玩的话,建议在玄武门游客接待中心和解放门游客接待中心,查看一下需要去往的地方,因玄武湖较大,可以选择两至三个洲区游玩,虽然,玄武湖是免费开放,但景区内有很多的游玩项目,是需要单独收费的
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位于苏州市姑苏区白塔东路,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苏州迄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历史街区,堪称苏州古城的缩影,是苏州一条保留了800多年,苏州东半城的主干道,街区格局与宋代的平江图基本一致,仍然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双棋盘格局,以及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江南水城风貌,这里没有周庄与同里的喧嚣,也没有山塘老街的人声鼎沸,但却有了一份宁静中美,特别是夜色之下,漫步在这条不是很长的历史街区,更有韵味
徐州·云龙风景区
云龙风景区,位于徐州市泉山区湖中路,现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一处以历史景观,打造的一处休闲游乐的地方,不仅在这里能够了解汉文化,更能领略到湖光山色的景观,云龙风景区共分为两个景点,云龙山与云龙湖,两个景点以湖东路分开,路东为云龙山,路西是云龙湖,云龙山处处展现着历史文化的所在,沧桑的兴化禅寺,古朴典雅的云龙书院,以及山下汉画像石刻博物馆与徐州博物馆等,云龙湖以休闲娱乐为主,有点类似于江南的景色,建议攀登云龙山,远观云龙湖,全城美景一览无余,尽收眼底
镇江·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
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位于镇江市润州区西津渡街,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镇江文物古迹保存最多.最集中.最完好的地区,是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的文脉所在,而在这条街上的建筑,大多数是真正保留下来的历史文物,但最具特色的是,随处可见从六朝至民国的历史建筑,始建于元朝的昭关石塔,开凿于宋代的观音洞与救生会等景观,在这条古街,小吃也是特别的多,尤其是镇江锅盖面最多,虽然古街很是热闹,但不至于过度商化,如果游玩的话,建议登上古街后面山顶云台阁,俯瞰城区,尤其夜晚的老街区更美
苏州·沙溪古镇
沙溪古镇,位于苏州市太仓市白云中路,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说到沙溪古镇,对于喜爱旅游的肯定知道,在我国一共有两个,其中,一个在云南省剑川县沙溪镇,但是那是一个白族为主的古镇,而太仓沙溪古镇,则是一个地道的江南水乡古镇,素有东南十八镇,沙溪第一镇的美称,镇内的古街古巷古桥古树,保存都比较完好,沙溪古镇有比较知名的景点,有龚氏雕花厅-利济桥-庵桥-兴义桥-元昌和等重要的历史建筑,虽然,沙溪古镇是需要的,但古镇内小景点,是需要单独收费
南通·濠河
濠河,位于南通市崇川区濠北路,现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距今有千余年的历史,是国内仅存的四条古护城河之一,也是国内保留最为完整,且位居城市中心的古护城河,濠河环绕南通老城区,形如葫芦,宛如珠链,被誉为南通城的翡翠项链,濠河两岸有光孝塔-天宁寺-文峰塔等名胜古迹,有张謇-沈寿-李方膺等名人故居,还有濠东绿苑-濠西书苑-钟楼谯楼等景点,如果游玩的话,建议乘坐游船,可环河游玩,非常不错,游船门票可以从网上购买,便宜实惠
谢谢你的关注
第一时间发布最新旅游咨询及免费信息
老城即景区!这份保护规划里,藏着你不知道的南京旅游攻略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紫藤花浪漫盛开,老门东景区的屋檐瓦舍相衬;木绣球满树雪白,明城墙当背景板……4月上旬,南京“春花配古建筑”频频登上热搜,城市吸引力再上新台阶。
春风吹暖消费,南京成了“网红”城市。如果说春日旅游消费强势复苏是丰收的果实,守住历史家底、留住“最南京”便是早前播下的一粒种子。“原汁原味的人文气息逐步回归,走在老城中,历史古朴感和人间烟火气扑面而来,让人感觉越来越好逛。”负责“探趣金陵”平台“城市印象”板块的“90后”徒步爱好者潘经纬说。
老城保护发展,被提上新高度
4月8日,南京市鼓楼区江边路,下关西火车主题街区首届站台市集开张,人们纷纷前去“打卡”,体验“老下关”城市记忆。“守护好老城区,城市才有无限可能,这在今天已成为共识。”江苏省地方志学会常务理事、作家薛冰坦言,过去人们保护老城的责任意识并不强。
“近20年,南京在城市建设中整合自然与人文资源,美丽古都风貌逐步回归。”薛冰认为,南京几乎处处是宝藏,保护范围可以更大一些,即便是城墙外的老下关片区,也有约150年历史。逛现代商圈新街口的人们恐怕不了解,那一片曾是1800年前孙权皇宫所在地。
历史富矿正越来越得到珍视。3月1日,在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常务理事会2023年第一次会议上,14位平均年龄超70岁的“老南京”,同时也是业界权威规划研究者、实践者,从不同角度围绕南京老城保护“1+2”文件真诚建言。会上,一个观点频繁被提及——当前,老城保护和发展首次处于同等重要位置上,而以往“天平”上,发展更重些。
“1+2”文件指3月22日正式施行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城风貌管控严格控制老城建筑高度规划管理规定》,以及同步施行的《关于加强保护传承营建高品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城保护严格控制老城范围内学校、医院、科研院所规划建设的指导规定》。南京老城,指明城墙范围内,以护城河(湖)对岸为界,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的地区。
“老城保护处于最好的时代。”南京市规划设计院原院长孙敬宣说,“翻到实施意见最后一页能看到,印发单位为南京市委办公厅。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相关文件,直接由市委而不是规划等相关部门印发,这在南京还是首次。”
老城保护发展被提上新高度。新规不仅要求将老城建筑保护下来,还要让它们在推动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融入市民生活和城市发展,成为南京城市魅力源泉。南京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主任郑晓华说:“名城保护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力之一,历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融入城市建设当中,‘老城即景区’的全域旅游将形成规模效应。”
如今走在南京老城内,人们能看到诸多不同年代的历史建筑。近期传出童寯故居即将开放的好消息。童寯与刘敦桢、梁思成、杨廷宝并称近现代中国“建筑四杰”,参与设计过南京下关电厂、上海金城大戏院等建筑。童寯故居是一栋建于1947年的二层小楼,由他本人设计,保留着中国近现代建筑的典型样貌,已于2022年下半年完成修葺,还原当初模样。童寯最小的孙子、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童明全程参与故居更新。随着城市更新推进,传统民居翻新留下居民,少部分临街老建筑引入“小而美”的咖啡馆、餐厅、非遗店铺——吸引人们停留的空间日益增多。
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童本勤介绍,与以往相关规定相比,新规对医院、高校、科研等大单位的发展提出更细化要求,结合城市更新这一背景,鼓励对既有建筑进行功能复合利用,提出正负面清单,增设面向公众开放的风雨连廊、公共空间、街道家具等,各类更新项目原则上不得减少开敞空间等内容更具有可操作性。
暖暖温泉乡以及暖暖温泉乡攻略
凸显区域差异,留住文化底色
秦淮区是南京面积最小的主城区,有着“特而精、最南京”美誉,区域内的城市更新试点总量位居全市第一,这里也是南京老城南所在地。近期,位于老城南的内秦淮河西五华里项目计划开工,将与夫子庙片区沿岸的东五华里连成一片,再现“十里秦淮”繁华盛景。
老城建筑和布局是文化遗产,留下来也就留住了城市特色。早在2010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杰团队就主笔完成南京老城南保护规划。按照构想,经过新的规划设计,老城南街巷体系与历史上有90%叠合。
四川新都桥旅游攻略(新都桥旅游攻略自驾游)
规划落地情况如何?城内生活的人最有发言权。“提起南京,人们想到的关键词中一定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潘经纬告诉记者,照着历史城区规划公示图,他围绕“四季”和“古城”主题,设计一条城市徒步线路。老城保护日渐完善,还有许多人正自发探索“好逛”的春日徒步线路。
老城保护范围正在扩大,各区域之间的差异性也日益凸显。今年元旦,《南京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正式实施,其中规定,新增北京东路历史文化城区,其占地约2.12平方公里。至此,南京共有4个历史文化城区,覆盖城墙内超过一半面积。
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名城处处长王昭昭告诉记者,4个历史文化城区定位各有不同,实行差异化保护发展,西边的鼓楼—清凉山历史城区突出近代文化,城南历史城区彰显江南传统民居特色,东边的明故宫历史城区是明文化的核心。在新增的北京东路历史文化城区内,鸡笼山、北极阁、明城墙等与北部的玄武湖有机交融,集中体现南京“山水城林”特色,定位为文化科数中心区、历史文化彰显区、生态宜居示范区。
南京对历史资源采用分级保护办法,除了4个历史城区,还划出11片历史文化街区、28片历史风貌区、38片一般历史地段和数千处文保单位。历史城区往往面积在数平方公里,一个历史城区内一般包含至少一个历史文化街区。
文化是南京这座城市的底色和灵魂,老城布局延续着中国传统居住智慧。历史城区、历史街区、历史村镇与自然山水紧密捆绑,也由此奠定一座城市的独特基调。从事南京地方史研究已有30余年,南京城市文化研究会会长、南京出版社社长卢海鸣坦言,南京特色还可以再多一些聚焦,擦亮“文学之都”“和平城市”“博爱之都”等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
绵阳到虎牙攻略路线
“老城保护应让文化先行,文化联系建筑,才能留住城市灵魂,老城保护发展模式应该更多元。”南京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赵辰建议,先开展小规模试验,探索出可行路径后再进行推广。
“织补”老城空间,成片谋划保护
历史城区空间得到“织补”,成片保护初显成效。张杰团队以秦淮河、明城墙为“线”,串联城墙脚下的慢行道路,贯穿中华门、门东、门西这些老街区,凸显中华路传统城市中轴线、门东—门西历史街区轴带及升州路民国风情轴线。
畅想变为现实,跟着规划出发,旅行越来越有趣。
春季,梅花与古建筑搭配出别样古韵。潘经纬兴致勃勃划出徒步线路:在鼓楼—清凉山历史城区,从古林公园到石头城,再到清凉山,春有繁花,夏有树荫,秋有红叶……他期盼恢复“高校徒步线”,这样将横跨鼓楼—清凉山和北京东路两个历史城区,“沿着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再往东南方向走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又是明故宫历史城区。”
最南边的是城南历史城区,沿着内秦淮河,从西水关出发,到老门西,再途经中华门、夫子庙、桃叶渡,最后到东水关,是一条充满市井气息的徒步路线。沿线的荷花塘、双塘园、小西湖等居民区,多为明清时期传统民居。夏季傍晚,沿着明城墙和外秦淮河徒步消暑,得以领略4个历史城区的风貌。
可逛的空间还在增加。南京老城保护“1+2”新规鼓励占用历史文化资源的科研院所逐步腾退或对外开放。在北京东路历史文化城区内,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等有望开门供市民一逛。王昭昭告诉记者,可以参照小西湖片区更新相关做法,在北京东路历史文化城区留下科研院所办公功能、开放部分历史文化空间,供市民“打卡”。薛冰认为,老建筑周边环境价值也很高,成片保护老建筑,能更好地留住历史建筑的脉络和环境。
那么,南京为何使用“织补”方式,而不是整城保护、一步到位留住老城风貌?童本勤告诉记者,南京老城面积有50多平方公里,承载着办公、科研、文化和现代服务业等功能,不可能按照苏州、绍兴等10平方公里左右老城,以及平遥、丽江等更小规模古城的做法,全城留住传统风貌。
“一座城有其独有的历史和现实条件,南京老城保护,重点在于历代都城格局、山水环境风貌、历史街巷和有一定资源聚集度的各类历史地段。”童本勤说,用成片保护方法,南京保留住了世界上最长的明城墙,夫子庙、颐和路、朝天宫等几十处历史地段,以及一批文物古迹,形成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南京老城。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刘春
图片来自受访者、视觉江苏
编辑: 金亦炜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