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假期旅游网

张家界景点图片大全(张家界景点图片高清)

疯狂假期旅游网 http://www.fkjq.com 2025-10-21 16:39 出处:网络 作者:旅游攻略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张家界景点图片大全,以及张家界景点图片高清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张家界景点图片大全,以及张家界景点图片高清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 1,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张家界,哪些景点最值得打卡,这篇攻略告诉你
  • 2,张家界:纵观大峡谷,横步云天渡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张家界,哪些景点最值得打卡,这篇攻略告诉你

张家界

张家界,地处于湖南的西北部,是湖南的地级市,是中国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区域内最著名的张家界森林公园,是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而张家界原名为大庸,在1994年更改为张家界市,有永定区-武陵源区-慈利县与桑植县,有著名景点天门山-张家界大峡谷-黄龙洞-宝峰湖等

张家界有哪些景区最值得去往

在张家界,有很多的著名景点,而对于初到张家界的话,一般都会选择张家界森林公园-天门山-黄龙洞,作为必打卡的景点,尤其是张家界森林公园,有三千奇峰,八百秀水的美誉,还有就是天门山,体验全世界最长的观光客运索道,黄龙洞,有中国最美溶洞

张家界森林公园

张家界森林公园,是世界自然遗产,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是初到张家界必打卡的地方,森林公园景点众多,区域较广,覆盖有杨家界-袁家界-天子山-十里画廊-金鞭溪-黄石寨等景点,一般可这样分布,山下景点有金鞭溪与十里画廊,山上景点有黄石寨-杨家界-袁家界-天子山-老屋场

天门山

天门山,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主峰海拔1518.6米,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这里以发育较齐全的岩溶地貌区别于武陵源的砂岩峰林景观,是一座四周绝壁的台形孤山,四面绝壁,雄伟壮丽,有世界罕见的高山珙桐群落,而最有名的景观,就是天门洞开,位于天门山海拔1300米处,天门洞开因为天洞而得名,而在天门山天门洞是最有代表性的景点,天门洞是世界最高海拔的天然穿山洞

黄龙洞

黄龙洞,是世界自然遗产,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享有绝世奇观的美誉,黄龙洞景区,现己开发13个大厅,有龙舞厅-响水河-天柱街-龙宫-迷宫-花果山等,其中,龙宫有一处最美的景点,定海神针是黄龙洞的标志,溶洞中的石笋,也是经过上亿年才形成的,游过黄龙洞,方知规模大-内容全-景色美的特点,有地下看世界,洞中别有天的景观

张家界景区内的精华景点

张家界森林公园

张家界森林公园,景区非常大,这里有不到黄石寨,枉到张家界之说,足以看出黄石寨,是森林公园的精华之一,金鞭溪,山下的一条溪流,全长6公里左右,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峡谷,还有天下第一桥-阿凡达悬浮山-迷魂台的袁家界,如果,游玩森林公园的话,可以根据自己的行程,可安排在哪个门口进入,一般我们常去的是南门和东门,南门,距离黄石寨最近,入口处立有吴冠中的雕像,东门,在武陵源区,是出镜率最高的门,武陵源标志门就在这里,有网红溪布街-千古情演出,吃住玩乐,都集中在这个区域,东南门,离百龙天梯最近的门,西门,离阿凡达悬浮山最近的门,北门,离天子山-贺龙公园最近的门

天门山

天门山,可分为山下和山顶两个部分,天门洞在山下,是全山四大景区里唯一一个不在山顶的景点,也是天门山必打卡的景观,而山顶部分包括鬼谷栈道和玻璃栈道等,山上和山下之间有穿山扶梯相连,在这里可以体验到天门索道,是世界第一,索道线路斜长7455米,上下站水平高差1279米,从城区到景区,全程运行约30分钟左右,这在国内乃至全世界都为罕见,是天门山最值得体验地方,鬼谷栈道,栈道全长1600米,因悬于鬼谷洞上侧的峭壁沿线而得名,还有就是玻璃栈道,在山顶西线,长60米,最高处海拔1430米,是张家界天门山景区,继悬于峭壁之上的鬼谷栈道,凭空伸出的玻璃眺望台,从玻璃台可以看见下面悬崖峭壁

黄龙洞

黄龙洞,洞中有洞,洞中有河,主要景点有龙舞厅-响水河-天仙水-天柱街-龙宫-迷宫-花果山等,游玩黄龙洞,可分为两种线路,一种是乘船进,步行出,另一种是步行进,乘船出,如果说乘船而入,步行而出,配有解说员认真讲解,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景点的精华,学习溶洞的相关知识,还有一种最为常规的路线,就是步行游玩,无需乘船

张家界各景点门票价格

张家界森林公园门票228元,包括环保车

天门山风景区258元人,包括索道与观光车

黄龙洞100元

张家界大峡谷与玻璃桥259元

宝峰湖96元

上述门票价格仅供参考,以景区官网指定为准

谢谢你的关注

第一时间发布最新旅游咨询及免费信息

张家界:纵观大峡谷,横步云天渡

华夏大地上,一桥飞架、天堑通途的奇迹频频上演。而在张家界大峡谷景区,一座精巧、透明的桥梁吸引了海内外的目光,其建设创下了多项世界之最。得名“云天渡”的玻璃桥让张家界大峡谷成为影像聚焦的热点,由此引来众人展开意致纵横的探索之旅。

张家界大峡谷景区坐落于湖南省慈利县三官寺乡,毗邻举世闻名的张家界,是近十来年新开发建设的旅游景区。早在景区开发前,大峡谷名为乱泉峡,意指峡谷中两面石壁、溪泉众多。峡谷中的飞瀑神泉比比皆是,峡谷上游有一泉眼,常年涌泉不断,峡谷的水就源于此处。传说常有很多打烂的船板从泉眼中流出,当地老百姓见这一奇特现象,也称峡谷为烂船峡。

峡谷裂缝如刀劈一般,将大山一分为二,从山顶直到谷底300多米高,头顶一线天。这是摄影人零距离接触张家界神奇山水和峡谷绝壁的不二之选。行走在峡谷,一道水帘从天而降,土家人不畏艰险修建的“南方红旗渠”挂在万丈绝壁上,渠水从半山腰倾泻而下,飞珠溅玉形成彩虹瀑布。每到下午,摄影人大都能在翠潭揽瀑景点拍摄到这般绝色。

三千翠微峰,八百琉璃水,这是对张家界奇山异水的赞誉。拍完彩虹瀑布顺水而行,沿途风景美不胜收,天河观景台、吴王坡古战场、珍珠墙、燕子岩、佛手遮天、一帘幽梦、飞狐下山、蝴蝶泉瀑布、怪谜洞、鸳鸯龟、金椅倒挂、聪明绝顶、麻姑拜寿、摸摸洞等让人应接不暇。大峡谷汇集绝壁、峻峰幽谷、飞瀑流泉、山岩奇洞、涧泉湖泊诸景,足以让摄影人寄情山水。峡谷下游,一湖碧水映入眼帘,徜徉在峡谷平湖之中,鸳鸯在身边戏水,好不惬意。

亘古不变的自然美景固然令人心醉,新颖现代的人工建设更成就难忘的行旅体验。2016年建成的玻璃桥就架设在两座峻崖峭壁之上,主跨达430米,桥体距离谷底约300米,桥面全部采用透明玻璃铺设,兼具蹦极、秋千、滑索、舞台等多种功能。玻璃桥创造了多项桥梁建设专利,获得2016-2017国家优质工程奖,在2018年第35届世界桥梁大会上荣获创新性奖项亚瑟·海顿奖,2019年以“世界最高人行桥”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玻璃桥上更拥有垂直高度达260米的蹦极,是让人心跳加速、战胜恐惧的体验之地。诺克里滑道也是张家界大峡谷另一道风景,让一线天下到大峡谷底部的行程变得不再枯燥,人们可以轻松地顺着此道一路溜向“南方红旗渠”。水渠宽、深均在1米左右,渠水来自神泉溪,总长达10多公里,是三官寺乡的土家人民几十年前创造的人工奇迹。这些可观、可拍、可体验的项目,让张家界大峡谷的自然景致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

在张家界大峡谷,摄影人可以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用眼睛感受每一隅风景,用心记录时代的变迁,传递文化之美,传扬中华之魂,展现更立体的中国景观。

飞云渡 袁晓天 摄

点评:空中俯拍的视角展现出了景观的恢宏气势,四起的迷雾赋予景观更多变化,并为画面带来神秘的气息。金色的阳光以暖色调增强对比效果,进一步提升了画面的视觉魅力。

水中桥 易自豪 摄

点评:画面曝光合理,细节丰富,明暗效果鲜明,静谧氛围浓郁。虽是一幅小景,但巧妙的取景角度将延伸至岩石背后的木桥栈道作了富有想象力的表现,画面结构独具匠心。

玻璃桥上人如织 张德春 摄

点评:取景充分考虑到桥体结构边缘与取景框结合的细节,这使得桥体结构看上去更加饱满和富有张力。密集的人流则与线条优美的桥体形成疏密对比,将热闹场面作了生动展示。

云天渡彩霞 瞿继昌 摄

点评:作者居中低角度拍摄,利用桥面玻璃的反光效果让云霞形成呼应之势,营造虚空间与实空间的对比趣味。左右和下上对称的结构也增加了画面的形式趣味,增强了吸引力。

峡谷“抖音” 田莉 摄

点评:慢速快门虚化动态人物,增加画面的对比效果和视觉趣味。云雾天气因适宜的曝光处理形成亮调效果,并有效衬托出了人物的五彩服饰,达到生动的表现效果。

阿妹也要飞 胡英 摄

点评:方画幅构图截取热气球的结构来营造画面层次,视觉主体因被居中构置而得到凸显。画面对人物情态真实、生动的刻画富于现场感,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峡谷幽深 宋卫红 摄

点评:画面取景角度独特,俯视角度将桥体之上的人物与背景步道上的人物作了有趣的对比,营造出空间的幽深、险峻,而人物动感的虚化处理渲染出了几丝灵动之气。

快乐音符 覃朝霞 摄

点评:长焦镜头将玻璃桥居中拍摄,精彩展现结构形式、节奏趣味的同时,也将人物凸显了出来。红衣人在画面中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凸显出主题。

瀑韵 路长红 摄

点评:慢速快门虚化瀑布流水,其雾化的状态带来虚实对比效果,使画面看上去有飘渺梦幻之感,瀑布的动感和神韵得到生动表达。前景中一抹绿色则为画面带来几分生机和活力。

鲲鹏展翅 游建军 摄

点评:暗背景为桥体提供了鲜明的衬托效果,金色光线将桥体结构生动勾勒,广角镜头居中拍摄则让桥体形态看上去更加抽象,如同鲲鹏展翅般引人遐想。

“三虹”与柔水 王建红 摄

点评:较慢的快门速度虚化瀑布,保证了人物形象的清晰,同时对两道彩虹和一把彩虹伞的捕捉和呈现精彩、生动。人物拍摄美景的姿态让画面展露出了美好氛围。

泉水叮咚 吴成华 摄

点评:光线是画面的灵魂,射入山谷的阳光不仅带来了活力,更突出了山谷之幽静,与背景阴影中因为慢速快门而虚化的瀑布形成对比之势。以动衬静,可谓意趣盎然。

惊世工程精心做 张雪琴 摄

点评:长焦镜头截取建设场景的局部,合理的构图将人物作了生动凸显,纵横交织的钢架结构为画面带来形式上的趣味,也映衬了工人艰辛的工作环境,使主题意蕴得到充分彰显。

徜徉大峡谷 张馨木 摄

点评:广角镜头的运用夸张了画面的空间透视效果,利用具有线性特征的元素作突出的透视表现,比较全面地展现了大峡谷的空间样貌。金色阳光带来的暖色调赋予画面活力。

雨帘 彭健 摄

点评:作者巧妙利用山壁遮挡明亮的天空,以此减小画面的光比反差。慢速快门将水流虚化,在背景山体的衬托下,营造出独特的视觉形态,如同帘幕一般引人联想。

安全第一 覃静 摄

点评:作者捕捉到人物细心检修步道的生动情态。侧逆光照明将人物轮廓勾勒,合理的曝光保证了面部和体态细节的呈现。如果多纳入一些周围环境,主题交代将会更充分。

张家界大峡谷全景 杨年春 摄

点评:宽画幅带来的宽广视角和横向延展的空间态势,充分展现了地貌结构和空间环境,带给人以壮阔的视觉感受。光照形成的明暗光影效果则让景观看上去更富有变化。

人恋桥 聂新铭 摄

点评:高角度俯视拍摄展现了桥体之上的人物,有效避免了前后遮挡产生的混乱感。而桥体左右均衡的形态不仅增加了画面形式感,也将人与桥的紧密关系作了生动展现。

峡谷一线天 王晋新 摄

点评:作者根据景观结构特征居中取景,并居高临下拍摄,利用纵深线条的透视效果强化空间深度。桥体的水平线条营造出排布层次,而山壁的收缩效果渲染了险峻之感。

深不见底 韩远谋 摄

点评:作者以开阔的视角很好地展现了景观样貌,陡峭的山壁和曲折延展的栈道体现出景观的独特性,同时从一个侧面彰显出劳动人民克服万难、坚韧不屈的开拓精神。

洞内乾坤 李虹燕 摄

点评:作者通过对高光区域准确测光并曝光,保障了细节层次,同时利用前景结构使其在阴影和高光的反差中展露出有趣的轮廓,营造出画中有画的效果。

■ 王晋新 文

■ 解放 点评

0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