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假期旅游网

东莞茶山供电服务中心电话(东莞茶叶)

疯狂假期旅游网 http://www.fkjq.com 2025-10-24 13:16 出处:网络 作者:旅游搭子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东莞茶山供电服务中心电话,以及东莞茶叶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东莞茶山供电服务中心电话,以及东莞茶叶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 1,图集|防御“马鞍”,东莞供电局启动防风防汛Ⅲ级应急响应
  • 2,民间藏茶40万吨 东莞茶叶收藏量全国第一

图集|防御“马鞍”,东莞供电局启动防风防汛Ⅲ级应急响应

8月23日,今年第9号台风“马鞍”加强为强热带风暴级,受其影响,24日夜间到25日东莞市将有暴雨、局部大暴雨降水过程,南方电网广东东莞供电局密切监视台风活动情况,于8月24日8时50分启动防风防汛Ⅲ级应急响应,提前落实各项防风防汛措施,切实做好灾前防御工作。

该局迅速开展防风防汛隐患再排查再整治工作,重点排查一级洪涝风险变电站水浸隐患、临近江河配电设施水浸隐患,加强对三防指挥部、水库、泵站等防洪排涝场所供电保障;做好防风、抢修、救灾应急抢修准备,确保应急抢修人员、物资、装备处于24小时备勤状态。

东莞供电局提醒广大市民台风期间注意以下事项:请勿在户外尤其是电杆、铁塔、广告牌、大树下逗留;遇到积水处应绕行,远离掉落在地面上的电线;请关好门窗,如家中不慎浸水,应关闭总电源,浸过水的电器要充分干燥后方能使用;万一发生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不导电物体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切不可直接接触触电者。遇到用电问题请拨打95598供电服务热线。

8月23日,南方电网广东东莞城区供电局茶山供电服务中心联合茶山镇水务工程运营中心对排涝站开展防御“马鞍”台风专项检查。谢佩仪 摄

8月23日,南方电网广东东莞供电局变电管理一所工作人员利用无人机开展台风登陆前线路特巡工作,检查设备运行状态,重点排查变电站周边漂浮物隐患,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刘琳琅 摄

台风“马鞍”逐渐逼近,8月23日,南方电网广东东莞东北区供电局工作人员提前筹划,梳理出高负荷线路,抢在台风登陆前开展转负荷工作,做好迎峰度夏、防风防汛双重准备,全力以赴确保电网安全平稳运行。蔡靖怡 摄

8月24日,南方电网广东东莞西区供电局人员加强洪涝风险设备监测运维,保障重要用户用电安全和民生用电。刘何敏 摄

8月24日,南方电网广东东莞西区供电局人员对34条重点线路开展不间断巡视,图为对线路进行清障,全力做好灾前防各项工作。陈嘉辉 摄

8月24日,南方电网广东东莞东区供电局人员在台风“马鞍”登陆前开展防风防汛特巡工作,保障配网线路平稳运行。罗敏仪 摄

8月23日,南方电网广东东莞供电局输电管理所充分发挥“人机协同”的巡检模式,“路空”双线进行台风登陆前的线路巡检,不放过每一处潜在隐患,保障电网平稳运行。彭博纬 摄

【记者】戴双城

【通讯员】王晓芳

【作者】 戴双城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民间藏茶40万吨 东莞茶叶收藏量全国第一

茶叶收藏讲究产地、品种和时间。

在刚刚结束的东莞茶业博览会上,主办方公布的数据极为亮眼。当下,东莞民间收藏的各类茶叶约为40万吨,茶叶交易金额年平均达到50亿元,在茶叶收藏数量方面,则长期稳居全国第一,某些茶叶产品十年来单价升值数十倍。而与茶文化有关的产业链正在进一步完善和产生。茶文化,正在这个城市的每一处角落延伸和发展。在收藏、流通和消费中,茶产品作为一个充满芳香、兼具投资和社交功能的载体,越来越受到热爱传统文化的人士所钟爱。而茶叶收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延伸到普通的爱茶人士之间。

东莞为何成为“茶仓”?

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一届东莞国际茶业博览会”上,令人再次感受到东莞人对茶叶和茶文化的热衷程度。展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参展商奉献了1500多款珍藏多年的各类上等好茶,其中超100款陈年老茶供观众免费品饮,让在场人士零距离体验茶文化、投资茶叶的技巧与茶文化的传承。

东莞茶文化促进会秘书长杨锋透露,大约2007年左右开始,东莞民间收藏茶叶的数量达到了两万吨,当时的市场均价约每吨20万元,10余年来,东莞茶叶交易和茶叶收藏数量一直在稳步增长,如今达到了40万吨左右,这是东莞民间一笔巨大的财富,甚至是茶文化的一个符号式数字。

根据最新统计数字分析,东莞成为当之无愧的“茶叶收藏之都”,其存茶量、老茶保有量、老茶交易量都位居中国第一,东莞也是国内重要茶叶贸易集散地。东莞国际茶博会自2008年开始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0届,成为海内外茶商尤其是老茶茶商首选的经贸交易平台,引领着中国茶产业的规模化、品牌化、产业化,辐射我国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影响遍及海内外。

杨锋透露,中国最大的新茶交易市场为广州芳村,而芳村三分之一的茶叶被东莞爱茶人士所购买。因此,“茶叶收藏之都”的背后,是民间资本和热爱茶叶收藏的人士的推动,如今,有关部门正在力推茶叶“东莞仓”的标准化建设,让东莞的茶产业走上长期化、规范化,让“茶仓”名正言顺。

东莞为收藏类茶叶的最大流通城市

每年50亿元左右的交易量,让东莞成为收藏类茶叶的最大流通城市。随着知名度提高,价格的增长,业界人士普遍认为东莞的茶叶收藏还有进一步扩大的空间,因为高质量的陈年茶叶不可复制,假冒伪劣极易辨认,弄虚作假的空间很小,而价格增长较快且较为透明。

一位热衷于茶叶收藏的东莞本土人士告诉记者,数十年的市场经验证明,凡是产自云南、湖南、湖北的知名收藏类茶叶品种,已经稳定了价格体系。比如来自云南的某些品种和品牌,质量有保障,基本上是每年以5%至10%的价格增长。“因为老茶的口感极容易感觉到,多一年时间,其香味和纯正度就会增加一些,这一点和一些高品质的酒类有类似的原理。”

在本届茶博会上,有参展商亮出一款十五年前的某品牌老茶,价格高到令人咂舌,这款黑茶类产品,一件为10公斤,标价为600万元人民币。参展商表示,这款茶在15年前每件价格为10万元人民币,因为独特的制作工艺,产量极低,成为收藏界的明星产品。

对此,精通茶叶文化的茶商们表示,制茶、品茶是一门学问,而收藏茶叶则是投资,只有懂得了茶叶的制作工艺,才能谈投资,否则花同样的钱,可能换不来满意的收益。

茶文化的形成与台商、港商们在东莞以茶会友密切相关

“茶叶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消费品,在部分钟爱茶文化的人士中,高端的品种已经从消费品中脱离出来,成为一种值得投资的金融品种,或者说是收藏品。”专门从上海赶来品尝兼研究东莞茶文化的收藏人士钟世强告诉记者,东莞的茶叶收藏之风冠全国,对此他早有耳闻。只是没有想到,这个城市的茶叶收藏和交易量竟然如此庞大。

在本届茶博会上,云集了国内一流茶叶品种的开发商和经销商,吸引了众多钟爱茶文化的人士。在展会上,除了茶叶产品,更有产业链的一系列产品,从紫砂壶、到时下流行的煮茶铁壶,再到众多制作工艺精湛的品尝工具。据悉,与茶叶有关的工具和用品多达300多种。而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已经逐渐超越了实用价值,而成为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成为茶文化圈子的艺术类收藏品。比如动辄价值上万元甚至数万元的宜兴紫砂壶。

当然,最具有收藏价值、门槛也相对较低,适合广大普通市民介入的仍然属于琳琅满目的各类茶叶。在品种上,经过精加工,利于长久存放的普洱茶、黑茶制品成为市场主角,由于这两大类茶叶细分出了片装、砖块、串装等不同的工艺,加上各自在历史上的地位,至今收藏热度不减。

在本届展会上,来自云南的普洱茶依然是收藏的热门品种。在陈年普洱茶品茶席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精通茶文化和收藏之道的茶艺师,成为人们了解茶文化产业链条的最佳桥梁。

一片存放十年的上等普洱茶,重量为500克,价格可以轻易卖到数万元。例如在业界耳熟能详的冰岛、班章、下关、南泊等产地出产的普洱茶,如果质量好,品牌有一定的知名度,价格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同比上涨。

近年来,来自湖南的黑茶、湖北的青砖开始受到一部分茶友的追捧。例如今年的茶博会上,湖北省农业厅专门组织当地的多家湖北青砖生茶厂商赶来参展,在明清时期地位极高,近代却被茶叶界淡忘的青砖开始为东莞更多的茶友所知晓。

在东莞,每当有大型茶文化活动,或者茶叶展览,茶叶收藏者总是活跃其间。对此,东莞茶叶界的众多人士认为,任何地方都有其自身的文化特点,这种特点是由不同的生活方式、历史文化所造就的。数十年来,最先到东莞开拓商机的台商、港商们以茶会友,直接影响到东莞本土一批有经济实力、深爱茶文化的人士,逐渐形成了喝茶、品茶、收藏茶的现象。这种习惯进一步影响到更多的新老东莞人。并不生产黑茶的东莞,却博得了“茶仓”的美名。

服务贴士:收藏茶叶的入门知识

具有收藏价值的茶叶只有黑茶类产品,即经过加工之后利于长期存放,并且口感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变得越来越好的茶叶。大体上,利于存放的品种有云南的普洱茶系列、湖南安化黑茶系列、湖北青砖系列、四川藏茶系列等。

以普洱茶为主的黑茶类产品分为生品和熟品两大类。生品为没经过渥堆和发酵的产品,在口感上与熟品有明显的不同,生品汤色较淡,口感伴有轻微的生涩感及清苦味;熟品是经过渥堆和发酵而成,汤色较浓,入口醇和。

收藏茶叶的要诀是先看产地,例如普洱茶,以云南普洱地区生产的为上等产品;而安化黑茶则以湖南安化县为正宗。其次是制作工艺,工艺又讲究选材、叶片造型和压制水平。此外,口感、品牌、出产年代等都是重要参考指标。

茶叶藏品的存放要求较为严格,存放环境切忌过度干燥和潮湿,应将产品密封后置放于阴凉之处。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记者陈明 通讯员李文静

0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