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假期旅游网

上海旅游攻略三日游最佳路线(北京798艺术区平面图)

疯狂假期旅游网 http://www.fkjq.com 2025-10-28 06:26 出处:网络 作者:日本旅游攻略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上海旅游攻略三日游最佳路线,以及北京798艺术区平面图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上海旅游攻略三日游最佳路线,以及北京798艺术区平面图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 1,黄山风景区三日游最佳路线,赶紧收藏起来
  • 2,长沙北郊往事:忆北郊小社会和艺术家们

黄山风景区三日游最佳路线,赶紧收藏起来

上一站魔都上海行程结束后,我们就去了黄山。从上海虹桥火车站坐动车到黄山北站,大概需要两个半小时。

在黄山北站出门右拐就是黄山旅游客运枢纽,可以直接坐景区大巴直达黄山景区门口。大巴一小时一班,票价是23元/人,行程大约四十多分钟。

到达景区已经快3点了,办理了入住,吃个饭我们就准备上山。原计划是第二天上山的,临时改了计划。

山下酒店是可以寄存行李的,我们一开始不知道,浪费了一晚的房费。想要当天上山的朋友,可以提前跟酒店说好需要寄存行李。

山下酒店、饭店和超市都很多,老板们都很热情,几乎每个店门口都有一个人在拉客,只要路过就会问你。我们吃了点面条,就去超市买了些上山路上吃的干粮,不要买太多,很难背,我们就买了几瓶水、面包,还有辣条,花了70多块。

上山路线有两条,一条是前山上后山下,就是玉屏索道上山;另一条是后山上前山下,就是云谷索道上山。据说后山上比较不累,所以我们选的是从云谷索道上山。

下午4点左右,乘坐景区大巴到云谷索道,这一段路大概半小时。

4点35分乘坐云谷索道上山,全程10分钟。

下索道之后,就开始爬山了。我们沿着酒店给的地图一路往上,路线大概是这样的:云谷索道-石笋缸-始信峰-黑虎松-北海宾馆-观石亭-光明顶-白云宾馆。

6点35分到达白云宾馆,耗时1小时50分钟,因为当天下雨,天黑的快,就没时间去爬猴子观海了,日落也没看上,直接到宾馆洗洗睡了。

下了一整晚的雨,我们知道肯定看不成日出了,早上就睡到8点多才起床,脚都是软的。9点前下楼吃个早餐,酒店是包早餐的。

9点10分从酒店出发,往光明顶方向又爬了一段昨天走过的路。要去西海大峡谷,不管走哪个方向,都得走一段回头路,昨天路线没有规划好。

路线大概是这样的:白云宾馆-光明顶-群峰顶-飞来石-回音壁-排云亭-西海大峡谷谷底。这一段路程从9点开始到12点,耗时约3小时。

排队等网红小火车,10分钟左右到达白云宾馆附近,兜兜转转又回到起点。

下午1点左右吃午饭,在白云宾馆附近有一个美食街,有热乎乎的饭可以吃。我们买了三根香肠(10元3根),一碗炒面加一碗鱼丸汤(40元)。

吃完午饭再次出发,路线:鳌鱼峰-一线天-莲花亭-莲花峰-迎客松-玉屏索道下山。

一线天和百步云梯我们只去了一处,不想再走回头路。

天都峰和莲花峰每五年轮流开放一处,今年开放的是莲花峰,莲花峰是黄山最高峰,海拔1864米。风景绝美,虽然爬的累,但是很值!我们爬上去的时候,还碰到了一个80多岁的老奶奶,是她儿子带着的,周围的人都很佩服她,轮流跟她在最高峰拍照打卡。

这个最高峰没有看到导游带旅游团上来,想必是太高不安全,因为旅游团大多是年纪较大的人。

在更低一点的地方,有碰到一个80多岁的老爷爷,一边爬一边喊,逢人就笑,很是可爱。

还有一个老爷爷,看起来也有80+了,怀里抱着个两岁左右的小娃娃,娃娃睡着了,爷爷还在继续爬,真的佩服这个老爷爷,我背着点零食都觉得累了。

3点40分,到迎客松位置,距离下山索道很近了。

3点50分,终于到玉屏索道了,这一段路耗时约2小时30分钟。

从玉屏索道下山,到坐大巴返回山脚的路线和上山差不多,4点30分左右到达山下酒店。

到酒店洗个澡出门吃饭,附近很多饭馆,爬了一天吃顿大餐给自己补一补。

第二天中午,乘坐酒店联系的7人座面包车前往黄山北站,乘坐高铁返回福州,结束了这次为期8天的旅程。

这次黄山旅游,我们两人共花费3000元左右,最大的消费是山上的酒店,如果不打算住山上酒店的话,大概2000左右会够,也就是人均1000元左右。

门票(共¥996):

黄山南大门门票+云谷寺方向车票+云谷索道上行票(¥289/人,共¥578)

西海大峡谷网红小火车(¥100/人,共¥200)

玉屏索道下行票(¥90/人,共¥180)

玉屏方向下山车票(¥19/人,共¥38)

门票可在黄山景区的微信公众号上购买,有套票比较方便。

最后附上旅游前计划的两日爬山路线,供大家参考一下:

上山(约4小时):黄山南大门-云谷寺-云谷索道-白鹅岭-始信峰-黑虎松-梦笔生花-曙光亭-清凉台-猴子观海-狮子峰(原路返回至曙光亭)-团结松-飞来石-群峰顶(最佳日落点)-光明顶

下山(约5小时):光明顶-鳌鱼峰(可看云海之景)-一线天-百步云梯-莲花峰(黄山的最高点,很陡很惊险,建议原路上原路下,不要翻过去)-迎客松-玉屏索道-南大门换乘中心

图片来源于小红书

长沙北郊往事:忆北郊小社会和艺术家们

现今电子地图中的长沙北郊

文/刘曙文

长沙北郊地区原本是延绵起伏的小山包,满山灌木,遍地茅草。逶迤九曲的浏阳河缓缓地从北郊丝茅冲、黑石渡流过,拐过对岸鸭子铺的第九道弯,经马厂陈家屋场注入湘江。

一条简易公路从黑石渡路口蜿蜒向南经丝茅冲、德雅村、上大垅与东风路T形相连,称德雅路(文革中一度改名工农路)。另一条从黑石渡口笔直向西穿过德雅路直抵伍家岭,称伍黑路,即现浏阳河路。

1950年,长沙市政府建设局编制《长沙市规划原则草案提纲》,确定浏阳河路以北面积1.6平方公里范围内黑石渡、四方坪设为轻工业生产区。湖南日用化工厂、湖南制药厂、建湘搪瓷热水瓶厂、长沙毛巾厂、长沙羽毛厂、湖南羽绒制品厂、光中橡胶厂、长沙塑料厂、长沙石油厂均在此区域建厂。浏阳河路以南沿德雅路两侧2.4平方公里建生活区,各工厂宿舍区大都建在丝茅冲德雅村一带。

1986年长沙地图中的北郊一带

丝茅冲至黑石渡,沿浏阳河畔驻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工兵舟桥团,德骓村驻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学校。

舟桥部队

参加开拓建设北郊的有老红军、老八路,有来自香港、上海等地的能工巧匠。他们汇集在一起,挥洒汗水,辛勤耕耘,短短几年功夫就将茅草丛生的北郊建设成了一个相对完善独立的小社会。1958年,我们家也从城南迁入北郊,融入了北郊小社会。

随着工厂企业转制和城市不断扩容升级,这个曾显辉煌的独特区域,一部分企业破产倒闭,一部分企业改制搬迁,北郊工业区已不复存在。“北郊工业区”这个名称也将载入城市历史记忆。

原北郊工业区旧照(80年代)

但是曾经生活在北郊的人们,仍然深深眷恋着这块故土,深深怀念着北郊的开拓者和建设者,难释这份北郊情怀。

北郊开拓者 :老红军、老八路转战工业战线

北郊地区兴建最早的工厂是湖南制药厂。该厂成立于1950年,厂址位于浏阳河路原412号,建厂时的总指挥是一位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建设者们在较短时间内,就将湖南制药厂建成了国内38家重点大型制药企业之一、湖南省制药行业龙头企业。该厂生产的“湘药牌”咖啡因,是长沙市第一个荣获国家金质奖的产品。

湖南制药厂旧照

湖南制药厂建成后,这位老红军调任湖南省劳动局局长,赴任时还精心挑选了几位在建厂工程中表现优秀的人员,随同调往省劳动局。其中有一位年方20的年青人彭焱恺。

若干年后,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家急需开展锅炉安全监察工作并配备安全监察人员。省劳动局选派彭焱恺,参加了中国国家劳动学院举办的全国首批锅炉安全监察干部培训班学习。后来,彭焱恺担任湖南劳动厅锅炉安全监察处总工程师,成为湖南省锅炉安全监察工作的创始人。

前排中省劳动厅彭焱恺总工程师,后排右五本文作者(资质审查会合影 摄于1985年)

湖南日用化工厂座落在长沙市北郊浏阳河路1号。笫一任厂长、党委书记张理平于1937年在家乡河北省平山县加入了八路军359旅,经历了抗战期间艰苦卓绝的战场考验,及著名的南泥湾大生产运动。

湖南日用化工厂旧照

1949年2月,张理平参加晋中南下工作团,随第四野战军南下,安排在衡阳地委工作,参与指挥了衡阳化工厂建设。1956年7月,调任湖南日用化工厂厂长兼党委书记。

湖南日用化工厂是由从上海内迁长沙的公私合营美华肥皂厂、中兴牙膏厂、信昌实业社(牙膏软管厂),与本地公私合营五一肥皂厂合并,组建为公私合营湖南日用化工厂,主要生产肥皂、牙膏等人民生活必需品。

湖南日用化工厂产品——老字号马头肥皂

张理平有着多年军旅生涯,办事干脆利落,雷厉风行。他带领工程技术人员日夜奋战,极力支持上海内迁资方副厂长李启龄女士大胆工作,并充分发挥她的管理专长,提前完成了建厂任务。1956年9月,工厂破土兴建。1957年年底投产,当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15万元,实现利税68万元。

文革时期曾有多位“靠边站”的老干部下放北郊各工厂,如原湖南省独师师长蒋秦峰,曾下放湖南日用化工厂任革委会副主任。

蒋秦峰著作

蒋秦峰1937年在延安加入中央警备团,解放战争时期跟随毛泽东等中央首长转战陕北,1949年后任公安中央纵队第2师副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中校军衔。曾著有《在毛主席周围》《纺线英雄周恩来》等文章。文革后,蒋秦峰调任湖南省储备局局长。

香港、上海“红色资本家”合资合力建设北郊

1952年初,湖南省建湘企业投资公司决定在长沙北郊工业区筹建公私合营建湘窑业厂,生产保温瓶、搪瓷制品。但当时湖南省此类产品还处于空白,工程技术人员奇缺。

建湘企业公司得悉,1949年8月上海市已开始了将部分轻工业企业向内地搬迁。公司曾赴上海争取将上海热水瓶厂内迂至长沙,但上海热水瓶厂已决定迁江西省。建湘企业公司特将情况向长沙市领导沈立人汇报,并希望得到上级支持。

沈立人(1916-2010)

沈立人是194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老地下党员,解放前夕曾任中共长沙市工委书记。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中共长沙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财贸办主任、长沙市副市长。

听完建湘企业公司汇报后,沈立人立刻想到了自己在香港参加中共南方局地下党工作训练时期,结识的香港新城窑业工厂厂长兼工程师肖荫云。于是秘密通过老乡的途径,动员祖藉湘谭人士肖荫云返回故乡,参加祖国经济建设。

在国家号召和沈立人的动员下,1952年肖荫云毅然关闭经营十年的香港新城窑业工厂,从香港带领柳登宝、潘小灿等十余名技师来长参加建湘窑业厂的建设。1953年10月,建湘窑业厂试产保温瓶5.32万个,填补了长沙市此类产品的空白,并更名为建湘搪瓷热水瓶厂。

1965年,保温瓶与搪瓷两大产品原地分开设厂,分别定名为公私合营长沙热水瓶厂、长沙搪瓷厂。1966年全部转为全民所有制企业,1988年长沙热水瓶厂更名长沙保温瓶总厂。长沙搪瓷厂于1996年破产倒闭。

长沙搪瓷厂旧照

长沙热水瓶厂旧照

湖南日用化工厂也有一位全省著名的“红色资本家”参与组织了北郊工厂的筹建,那就是上海内迁的资方副厂长李启龄。

建国初期上海市物资储备严重不足,工业生产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1949年8月,上海市向中央提出了有选择性地将部分轻工业工厂迁往内地的规划,这正符合了中央调整全国工业布局和保障国防安全的方针。经中央批准,上海工厂内迁以原料产地和市场需求为原则,同年内迁工作正式展开。

内地各城市闻迅后,以极大的热情积极争取上海工厂迁入。1956年,长沙市政府争取到将公私合营上海美华肥皂厂、中兴牙膏厂、信昌实业社(牙膏软管厂) 内迁长沙市北郊轻工业区。

上海各厂迁入长沙的工程技术人员,有总工程师薛翼良及刘恩新、林伟、池汉道、郭新法等工程师熟练技工100余人,其中有曹熙生、陈根泉等多名八级技师,家属约300多人。李启龄被任命为新组建的公私合营湖南日用化工厂资方副厂长。

前排坐着的女士即为李启龄老人

李启龄为迁厂建厂、规划工厂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建厂初期为保证如期投产,急需一笔外汇购买香精等原料。那时外汇使用由省政府统一管理,要筹措一大笔外汇谈何容易。党委书记张理平想到了晋中南下工作团的战友、时任中共湖南省委统战部部长华国锋。

经张理平牵线联系,李启龄以省政协委员身份找到华国锋,请求省委支持。在华国锋协调下,省政府下拨18万美元解决了日化厂的燃眉之急。

1966年她将工厂及股份全部献给了国家,公私合营湖南日用化工厂转为全民企业。

李启龄女士在湖南日用化工厂工作了二十七年,把她一生最美好的时光奉献给了工厂、奉献给了长沙。关于李启龄女士事迹详情请参阅《长沙北郊和北郊名人的故事》一文。

北郊的住房和医疗

北郊各工厂企业宿舍区均沿德雅路两厢修建。邮电宿舍依浏阳河畔而建、分有甲、乙、丙、丁四区,宿舍区正中有一条马路直通浏阳河畔,沿马路驻有省邮电车务站、线务站,丝茅冲邮电所沿德雅路临街而立;湖药宿舍分南北两区,有楼房有平房,还有那个年代特有的自建公助房;水瓶厂搪瓷厂宿舍处于浏阳河路与德雅路相交的三角地带依山而建,与湖药宿舍相邻;其他各厂宿舍均分布在丝茅冲德骓村。

1956年修建的日化厂宿舍一角

日化厂宿舍建在丝茅冲综合商场正对面,是丝茅冲的中心地带。为较好的安置上海内迁人员,日化宿舍是按高规格修建的。宿舍四面筑有围墙,大院内矗立八栋红砖三层楼房,红砖墙面清水灰缝平整划一。每栋各三单元,每单元住两户,各有三居室及一单独厨房,两家共用洗澡间和卫生间。楼梯和二楼以上全部铺设实木地板,综色油漆漆得锃亮。

据说是省建六公司劳动模范刘正良带队修建的样板工程,按现代标准也不失为高档住宅。但后来因职工不断增加,住房开始紧张,就改为一单元住四户人家了。

那年代职工住房是按工龄、人口综合计分进行住房分配。水电费按人头几毛钱包干,住房租金实际也是象征性的收取。这大约也就是老人们常常怀念过去岁月的乐趣之一吧!

而最使老人们难已忘怀,至今仍津津乐道的是那时的“公费医疗制度”。北郊各工厂出资(湖南药厂未加入)建设了一座功能较为齐全的黑石渡联合职工保健站(后称职工医院),设有内科、外科、妇科和中医科、还设有住院部。

黑石渡联合职工医院、原址即将拆除

虽是保健站可是医生却都是专业的,有的甚至是那个年代长沙市知名度很高的医生。第一任刘站长据说是国军上校军医,是位外科专家。主任医生黄云是一位妇科专家,市内公立医院还经常请他去会诊。只是他所开处方上的字笔笔相连如同天书,除他自己认识外,可能只有药剂师认得了。

从上海内迁的朱雪芳是位全科医生,她文静秀气,问诊时轻声细语,关怀备致,找她看病往往药还未服病就好了一半。

另外各厂都还设有一间医务室,每天都有一位医生和护士驻厂门诊。一般的小病,职工们利用工余时间不出厂门就能得到治疗,严重一点的病情就去保健站便可及时处理。

就诊时只要出示专用病历本,看病检查拿药不交分文。重病时医生会开转院单和记帐单去指定公立医院就诊,同样不需病人交付任何费用。想想,这不就是现代人们所说的“公费医疗”吗?

北郊画家多

浏阳河在丝茅冲鸭子铺地段流过鸭子铺最后一道后弯注入湘江,浏阳河水轻轻地拍打着丝茅冲、黑石渡的堤岸,激起无数浪花,北郊也常常响彻着《浏阳河》这首优美的湖南民歌,灵动的山水孕育出北郊众多的艺术家。

本人的《长沙北郊和北郊名人的故事》一文中曾介绍了从北郊走出的长沙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刘昕文、中国当代著名文学家韩少功、世界乐坛天才谭盾,他们的成就也印证了秀美北郊的灵气,最为奇特的是北郊画家多。

省文史馆员、中国著名书画家王孟林

长沙搪瓷厂高级工艺美术师王孟林,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美协会员、长沙市书协副主席。2001年,由湖南省人民政府聘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书画大师王孟林

王孟林幼承家学,酷爱书画,上世纪60年代,先后在长沙市青少年宫、长沙搪瓷厂任美术设计师,擅长国画花鸟、山水及行草书法及装璜设计,作品风格宗法传统,清新典雅,是湖南省书画界大伽。

其作品《王孟林花鸟画辑》《湖湘新貌》和连环画《园丁之歌》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出版《中国当代书法大成》(第二卷)等10余部作品集。相继有《张家界风光》《爱晚亭》等国画和行草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书画展。

王孟林书法作品

王孟林曾二度应邀赴日本举办个人书画展,2001年还荣获“第四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创新奖。其个人传略入编《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辞典》《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中国书画篆刻家大辞典》等。

王孟林先生系北郊老一辈的美术大师,虽已仙逝但其画风承袭有人,作品也被各界人士珍藏。

厂长画家谭仁

长沙毛巾厂座落在北郊德雅路原1246号,厂长谭仁是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著名中国画画家。

厂长画家谭仁

谭仁1960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绘画系,曾任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理事、长沙市工业设计协会理事长、湖南书画研究院特级画师、长沙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数十年专攻山水花鸟画,作品清新秀美、生动自然,自成一派,曾多次获全国、省、市优秀文艺创作奖。

谭仁作品

谭仁数次赴美国、日本参加“中国书画名家展览会”, 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作品有《谭仁画集》《陈白一、钟增亚、谭仁、杨福音四人画集》《湖南新貌》组画,作品入编《湖南美术五十年》。作品《武陵消夏图》《东流不尽长江水》分别收入文化部编《中国画名家作品集》。谭仁集企业家、画家于一身,是一位成功的、优秀的艺术家。

长沙热水瓶厂美术团队

长沙热水瓶厂美术室有一个画家团队,其中最令北郊人引以为自豪的,是现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建成。

黄建成

黄建成1979年高中毕业后,在长沙热水瓶厂美术室工作了5年,之后考入湖南省工艺美术职工大学工艺绘画专业学习。1990年再攻读西安美术学院工艺装潢系研究生,毕业后任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书籍装潢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并任ICAA国际艺术创意联盟执委会主席兼任纽约室内设计学院等多个美术院校的客座教授。

黄建成曾担任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设计总监、“城市人”主题馆中方总设计师,其作品曾多次参加国际艺术全球巡展。湖南省博物馆、淮海战役纪念馆等国内著名博物馆都是他的设计作品。

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设计总监黄建成)

黄建成是当今世界空间整合、建筑形像设计领域极具影响力的艺术家,是从北郊浏阳畔走向世界的艺术大师,也是北郊人的骄傲。

长沙热水瓶厂美术室资深美工殷建资,是1964年从湖南第一师范毕业进入美术室的。1974年,殷建资作为带队干部参与枝柳铁路建设。中断了8年美术生涯,自然在美术领域影响了他的建树,但是殷建资却从另一角度留下了画笔没能留下的历史记忆。

上了这个坡就是水瓶厂宿舍区了 殷建资作品

退休后,他耗时8年主编完成了《三线枝柳铁路四十年系列丛书》,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再现了我国三线工程枝柳铁路建设的壮丽篇章,这浓墨重彩的一笔足以弥补他搁笔美术的遗憾了。

长沙热水瓶厂美术室还有一位美工向步云,在水彩画领域颇有造诣,曾任长沙市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委会主任,在长沙市美术界也小有名气。

北郊升起美术界新星

北郊工人俱乐部上世纪80-90年代曾举办了多期少儿美术学习班,培养了一大批美术新苗。任教老师是俱乐部青年美工易新武,他在全国火爆上映的电视连续剧《亮剑》中担任美术指导,也随电视剧火了一把。

中国美术学院是无数莘莘美术学子梦寐以求的艺术殿堂。2001年,曾参加过北郊少儿美术学习班的十八中学生肖思宇报考中国美术学院,以全国总分第一名成绩被录取,成为美院2001年全国数万名考生中的状元。在中国美术学院师从国美美术馆副馆长袁由敏教授(杭州G20设计总监&奥运会设计总监)。

美术培训班 后左二肖思宇

2002年,肖思宇首次参加国际图形设计联合会( ICOGRADA) 和法国文化部主办的法国肖蒙国际海报作品大赛,作品成功入选。2003年,肖思宇参加白金创意国际大学生平面设计大赛,参赛作品获中国白金创意铜奖。在中国美术学院学习期间肖思宇就在全国平面设计专业领域崭露头角。

2012年肖思宇创办公司并任董事长,从事房地产品牌全案推广,其设计的地产海报得到广泛好评。

肖思宇

几十年来北郊地区美术大师云集,其作品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颇具影响,新生美术尖子层出不穷。这种北郊美术现象在全长沙市应该是绝无仅有的。

在任何一座城市,文化艺术街区都是最有活力的地方,它是应运时代潮流而生的城市独特风景线。如能在北郊大迁大拆的浪潮中,冷静地选择保留部分街区,建造一个类似北京798艺术区的北郊美术街区,即可将长沙地方文化与现代艺术完美结合。

当艺术与建筑融合时,总能给城市、街区带来无限生机,让生活充满美感,从而提升城市艺术品位。

END

*本文由城市记忆CityMemory独家发布,作者 | 刘曙文,编辑 | 明明,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0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

热门标签